您当前的位置:走进营口>老地方>正文

老爷阁及其传说

文章来源:文章作者:发布时间:2017-05-04
  营口老爷阁,孤峻挺拔,别具一格。它是当年营口西部繁华的象征,可与“营口八景”媲美。百年老爷阁,令人景仰,闻名遐迩。 
  老爷阁,本名关圣阁,因所奉“圣神”为关羽,故而得名。又因当时人们尊称关羽为“关老爷”,便俗称老爷阁。据史料记载,老爷阁始建于1860年(清咸丰十年)11月。1923年(民国十二年)7月,营口士绅高永祺、王焕等人按照始建原型,重修老爷阁,功不可没。 
  老爷阁修建在当年的营埠西部中心区域,为一独立建筑,坐东面西,造型独特。老爷阁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,高10余米,台基很高,由石条砌成,台基四周设有栏杆。阁外台基上立石碑两方。阁分上下两层,上层匾额为“文武圣神”,下层匾额为“正大光明”。这“正大光明”四个大字,是重修老爷阁时由营口县知事陈文学题写。
  陈文学,字紫剔,1884年出生于江苏江宁府(今南京市)。1911年来营口,历时15载,为营口留下许多遗迹。陈文学任营口县知事期间,首倡纂修营口县志,该书于1933年刊发。陈文学颇有文思、书艺,除题写老爷阁匾“正大光明”之外,还题写“营口公园”,为“三江会馆”题联。营口商民曾为陈文学竖有德政碑。 
  自从有了老爷阁这个匾额之后,70余年来,“老爷阁的匾——正大光明”,就成了营口人的歇后语。堂堂正正的人,可以大言不惭地说,敝人做事——正大光明。黎民百姓称赞清正廉洁的好官说,此人做事——正大光明。堂堂正正、清正廉洁同正大光明成了同义语。
  老爷阁上层阁内塑有关羽“圣神”,两旁站立着关平、周仓,其上有匾:“俯察不隧”。两侧有对联一副,上联是“河北辞朝,正当有事之秋,怒斩曹瞒(曹操小名)关六将”;下联是“江东赴宴,如入无人之境,笑倾鲁肃酒三杯”,表达了后人对关 羽的崇敬之情。下层阁内塑有武财神赵公明,其像黑面浓须,头戴铁冠,手执铁鞭,身跨黑虎。传说“赵公元帅”能驱雷役电,除瘟禳灾,主持公道,求财如意。民国十二年,浴佛日丹徒弟子吴兆元曾敬立楹联一副:上联是“无以为宝,惟善以为宝,则财恒足矣”,下联是“义然后取,人不厌其取,又从而招之”。阁内墙壁还绘有三国故事彩画。 
  老爷阁平日不对外开放,也无庙会,只是每逢元宵节、重阳节阁门启开,游人可进出,上下观瞻。 
  有关老爷阁的传说,也很有趣,含义深刻,发人深思。传说之一:老爷阁地处繁华闹市区,五路交通,每到夜里人稀,时有卖切糕的歹徒,手持切糕刀拦路抢劫。于是,人们商议修建老爷阁,内塑关羽“圣神”像,以关羽的“青龙偃月刀”来对付切糕刀,以示大刀压小刀。传说之二:营口开港后,外国传教士来营口传教,建教堂。他们在老爷阁北侧修的教堂上面,立有“铁公鸡”,俗称“公鸡楼”。此时,营口称为“营子”,“营”字与“蝇”字音同,说“公鸡能吃蝇子”,有“公鸡吞掉营口”之意。魔高一尺,道高一丈。众百姓不甘心营口被洋人侵吞,便在“公鸡楼”南侧修建老爷阁。阁内还雕塑了黄鼠狼子,寓意是“黄鼠狼子能吃鸡”,以此对付洋人。其实,“公鸡楼”为1881年(清光绪七年)所建,晚于老爷阁。上述传说,反映了营口老百姓扬善抑恶、扶正祛邪的心理。
  老爷阁耸立在营口西部,影响甚广,它的周围先后取名为老爷阁里、正大里,右侧的茶庄取名为正大春茶庄,老爷阁东、西大街日益繁荣,老爷阁远近闻名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(1966年9月23日),在营口市区部分“造反派”组织煽动下,以“破旧立新”为名,“倡议扒掉这座封建堡垒”,于是具有百余年历史的老爷阁被拆毁,成为历史遗憾!据说老爷阁将重新修建,此举大得人心,符合民意。人们看得很清楚,营口西部的繁荣,首先是西大街(老爷阁至西大庙)的繁荣,在这条街上各行各业都繁荣起来,将会带动东大街、马市街、永世街的繁荣,从而改变营口西部的萧条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