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走进营口>老地方>正文

东北一大禅寺楞严寺

文章来源:文章作者:发布时间:2017-05-04
  在营口, 提及楞严寺,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,其名声传至关内外。楞严寺全称为楞严禅寺,取《楞严经》之意而得名,是营口的主要佛门寺院。 
  据《营口县志》记载,楞严寺“嗣于民国十三年(1924年)春规划地基鸠工突起一座梵正宫殿……。该寺工程既竣业于民国二十年(1931年)秋九月间开光。”楞严寺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,建筑面积为2500平方米,共有佛殿99间,是辽南第一名寺,与哈尔滨极乐寺、长春般若寺、沈阳慈恩寺合称东北“四大禅林”。当时,楞严寺的匾额“楞严禅寺”四个大字,由爱新觉罗·溥仪的老师郑孝胥所写。 
  楞严寺建筑古典雅静,宏伟壮观,佛像雕塑工巧细腻,藏经多传世之珍,绘画有绝代之宝。全寺坐落有序,四面砖墙围砌,由南向北分三进院落。最前面是山门,为重檐歇山式屋脊,琉璃瓦顶,光彩夺目。山门内泥塑“哼、哈二将”。进山门即第一进院,正面为天王殿,殿内两侧供奉四大天王神像,天王手执各种神械。正中弥勒佛樟木神像端坐其上,神像后悬韦驼菩萨画像。院内左右两侧是相隔东、西的钟楼和鼓楼。第二进院为大雄宝殿,是人们进香拜佛的主要殿堂,坐落在寺内中心位置。大雄宝殿内并坐神像有三尊,居中者释迦牟尼,左边为药师琉璃光佛,右边的为南无阿弥陀佛。释迦牟尼神像后有观音菩萨画像一幅。其殿两旁十八罗汉神像排列。殿东侧的配殿有关帝圣神一尊。整个寺院有大型佛像42尊(幅)。第三进院为藏经楼,该楼当时收藏明、清版本经卷720余部,以及大量珍贵文物。
  楞严寺自建成、开光以来,寺内香火不断,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庙会之日,寺内大开道场,寺外搭台唱戏,焚香进供者络绎不绝,前来逛庙者人山人海,三天的庙会,热闹非常。每逢农历七月十五,还举行盂兰盆会仪式,备百味饮食,供养十方僧众,烧龙船,放焰口,庙里庙外,非常隆重。1942年农历七月十五日,全国各地许多僧人聚集在营口楞严寺剃度、受戒,庙事活动异常繁忙。 

  楞严寺自开光之日起,先后有三任方丈。第一任方丈禅定,原籍浙江,曾在宁波观宗寺剃度为僧。二任方丈智眼,接替禅定,不足两年。第三位乐果,他因故推辞,未能接任,随禅定到处讲学,是宣讲堂“四少”之一。 
  “文革”期间,1966年9月16日,鞍山中学“横空出世兵团”,以破“四旧”为名,闯入营口楞严寺,扒了钟鼓楼的楼顶,烧毁檩香木雕佛像,砸坏泥塑、铜铸佛像。藏经楼所藏乾隆三年刻版、国内仅有两部中的一部《龙藏》720函、7200余卷,连同其他大乘经典计10000卷,以及唐代在斯里兰卡临摹的绫质佛像等珍贵经卷、文物全部被烧 ,僧人被游街示众。1978年后,由国家拨款逐年修复楞严寺。如今,楞严寺山门上的匾额“楞严禅寺”四个大字,特请已故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。1989年9月18日,楞严寺举行重新开光盛典,至此,楞严寺香火又旺盛起来。香港佛教协会会长觉光法师曾来营口楞严寺禅拜。 
  地处营口市区中心的楞严寺,重新修复以后,吸引了外地许多观光者。现在的楞严寺及其公园、楞严宝塔已成为游人的好去处。